电力体制改革“油运动粘度实验仪”多规格产品满足您的不同需求
在秦皇岛市110千伏石门变电站内,电力工人对1号主变及301、501开关等设备停电进行检修预试,标志着国网秦皇岛供电公司秋季检修预试拉开序幕,为电网安全度冬提前布局。
为保障秋检工作顺利开展,秦皇岛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中心提前筹备,以“精准备战"为核心,开展多轮安全专项培训,围绕技术规范、高风险工序防控组织实操演练,实现人员培训全覆盖;同时统筹动员部署,明确班组分工,梳理分析历年数据,形成参考台账,升级“人工+智能"巡检模式,依托智能系统完成首轮检测,确保消除设备隐患。
现场作业中,运维人员严格履行“设备主人"职责,对主变试验、母线试验、缺陷消除、保护设备校验等环节全程盯控,细致核查参数,确认安全措施形成闭环,确保“治本攻坚"行动取得实效。
下一步,该公司将进一步排查设备风险,强化现场安全管控,充分发挥数字化技术手段作用,提高检修效率和精准度,为秦皇岛地区电网安全度冬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电力保障。

一、用途和适用范围(LYND-2008电力体制改革“油运动粘度实验仪"多规格产品满足您的不同需求)
1、本仪器适用于GB265标准所规定的测定液态石油产品的运动粘度的试验方法,也适用于GB1841标准所规定的塑料树脂等其它产品的运动粘度测定的试验方法。
2、采用蓝色液晶大屏幕中文显示,无标识按键, 温度测量采用精密铂电阻PT100,10~100℃任意设定,主辅加热器自动切换
二、主要技术参数(LYND-2008电力体制改革“油运动粘度实验仪"多规格产品满足您的不同需求)
1、控温点:室温-200℃任意设置;
2、控温精度:±0.1℃;
3、显示方式:数字显示;
4、秒表定时:0.1秒-999.9秒;
5、加热功率:1800W;
6、电源:交流220V±10%,50HZ±5%;
7、环境温度:5℃-40℃;
8、环境湿度:<85%;
9、外形尺寸:190mm×380mm×280mm;
10、整机重量:15Kg。
三、主要组成部分和功能(LYND-2008电力体制改革“油运动粘度实验仪"多规格产品满足您的不同需求)
仪器由搅拌器、加热器、温度控制器、浴缸、毛细管粘度夹具、水银温度计、照明灯、冷却风机等组成。
1、搅拌器:搅拌缸内的工作介质。使浴缸内各点温度均匀一致,加快温度平衡速度,提高控制精度。
2、加热器:仪器采用密封管加热器。加热器分为二组,每组二根,功率均为600W。其中一组加热器为温度控制加热器,另一组为辅助加热器,用于浴缸的加速加温 。
3、温度控制器:仪器采用Pt100铂电阻作为感温元件,三线接线制,采用温度比例调节控制方式,分辨率为0.1℃,能自动地控制加热器对浴缸工作介质进行加热及温度控制,并显示出介质温度。
4、浴缸:浴缸容积为Ф300x330mm,存放试验所规定的工作介质,缸盖上设有四个粘度计夹具安装孔,可同时进行四个试样的粘度测定。
5、毛细管粘度计夹具:能可靠地将粘度计安置在浴缸中,并能调节粘度计的垂直度,恒温浴出厂时,不附毛细管粘度计,用户可根据需要向生产厂另行订购各种型号的粘度计及夹具。
6、水银温度计:能准确测出浴缸内工作介质的温度值,根据不同的试验标准所使用的温度计不同,因此恒温浴出厂时也不附温度计,用户可根据需要向生产厂另行订购。
7、照明灯:用新型节能光源、无刺眼光线,安装在浴缸的底部,使操作者能清晰地观察毛细管粘度计的刻度值。
四、安装:(LYND-2008电力体制改革“油运动粘度实验仪"多规格产品满足您的不同需求)
1、收到仪器设备后,打开包装,首先观察仪器有无破损情况。
2、将仪器放到实验台上,取下一套毛细管粘度计夹,将准备好的浴液(纯净水或耐热油)注进浴缸内。
3、打开仪器右侧面的电源开关,照明灯点亮,搅拌器开始搅拌,温控器显示当前浴缸内温度,说明仪器正常。
4、调整仪器底台的支脚,使仪器保持水平状态。
5、将毛细管粘度计夹到其夹上,置于浴液中,待温度恒定后即可进行实验。
五、操作方法(LYND-2008电力体制改革“油运动粘度实验仪"多规格产品满足您的不同需求)
1、接上电源后,开启“电源"开关,仪器开始工作,浴缸内工作介质的温度由温度控制器控制,与此同时开使搅拌,对介质进行搅拌。
2、按仪器对应的按键进行设置试验温度和毛细管的常数,并稳定在试验温
度点上时,即可进行试验。
4、进行粘度的时间测试时,按下计时按钮,数码显示开始计时;再按一下,计时停止;仪器自动计算出运动粘度值。

在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罗溪镇碧春路段,国网江苏常州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成功应用燃气PE管道声波定位仪,对地下电缆通道周边燃气管道开展精准探测。这是江苏省电力系统第1次将声波定位技术应用于地下管线的安全探测。
此次探测采用国内很先进的燃气PE管道声波定位仪,探测深度达10米,定位精度达10厘米。相较于传统电磁探测技术,该设备突破性地解决了非金属管道探测难题,特别适用于城市复杂地下管网环境。
为确保探测工作取得实效,常州供电前期联合常州市燃气公司、测绘院开展专项对接,通过“数据共享+现场核验"模式,完成19处重点区域管线资料比对。通过此次探测,聚焦3处疑似高风险交叉区段,共采集有效数据点18个,建立完善了电缆通道周边燃气管线三维位置数据库。
“该项技术的应用将地下管线安全管控精度提升了80%。"常州供电现场负责人刘畅介绍,探测数据将用于优化电缆通道安全评估模型,为后续运维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上海来扬电气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