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感器综合测试仪适用于各种电力设备
“电力‘新基建’面临建设分工不明确、发展路线不清晰、建设进度计划不确定等问题,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已经刻不容缓。"针对电力新基建,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王晓明提出了自己的忧虑。
7月8日,第三届未来能源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联合华北电力大学、中国能源网等单位起草的《电力“新基建"发展模式和路径研究》(以下简称《报告》)在能源电力行业引起各方关注。
2020年3月,我国提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为促进电力行业转型升级,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电网公司、发电企业、电力建设企业以及一些民营企业开始广泛布局电力“新基建"项目,加大建设力度,通过各种形式参与电力“新基建"项目。
设计用途(LYFA3000B 互感器综合测试仪适用于各种电力设备)
设计用于对保护类、计量类CT/PT进行自动测试,适用于实验室也适用于现场检测。
2.参考标准
GB 1207-2006、GB 1208-2006
3.主要特征(LYFA3000B 互感器综合测试仪适用于各种电力设备)
• 支持检测CT和PT。
• *大电流1000A5V,无需外接其它辅助设备,即可完成所有检测项目。
• 自带微型快速打印机、可直接现场打印测试结果。
• *大电压3000V,*大功率可达6KVA。
• CT变比二次侧同时测试6组。
• 按规程自动给出CT/PT(励磁)拐点值。
• 自动给出5%和10%误差曲线。
• 可测试变压器套管CT和GIS内CT。
• 可保存1000组测试资料,掉电后不丢失。
• 支持U盘转存资料,可以通过标准的PC进行读取,并生成WORD报告。
• 小巧轻便≤35Kg,非常利于现场测试。
• 开机自检,电流、电压多重保护。
4.主要测试功能:(见下表)(LYFA3000B 互感器综合测试仪适用于各种电力设备)
5. 主要技术参数: (见下表)(LYFA3000B 互感器综合测试仪适用于各种电力设备)
5.1.工作条件要求
输入电压 220Vac±10%,2、额定频率 50Hz;
测试仪应该由带有保护接地的电源插座供电。如果保护地的连接有问题,或者电源没有对地的隔离连接,仍然可以使用测试仪,但是我们不保证安全;
参数对应的环境温度是23℃±5℃;
保证值在出厂校验后一年内有效。
6. 产品硬件结构(LYFA3000B 互感器综合测试仪适用于各种电力设备)
1.面板结构: (图1)
图1
2.面板注释:
1 —— 设备接地端子
2 —— U盘转存接口
3 —— 打印机
4 —— 液晶显示器
5 —— 控制器
6 ——功率开关
7 —— 电流法CT变比/极性试验时,大电流输出端口
8 —— 电流法CT变比/极性试验时,二次侧接入端口,共6组
9 —— CT变比电压法测试输入端口,接CT一次。
10 ——CT/PT伏安特性试验时电压输出端口;CT/PT负荷试验端口;PT变比/极性时,一次侧接入端口;CT变比电压法测试输出端口,接CT二次。
11 ——PT变比/极性时,二次侧接入端口
12 ——扩展端子(选配)
13 ——主机开关
14 ——主机电源插座
七.操作方式及主界面介绍
7.1、控制器使用方法
控制器有三种操作状态:“左转",“右旋",“按下"。使用控制器的这三种操作可以方便的用来移动光标、输入数据和选定项目等。
7.2、主菜单 (见图2)
开机之后默认进入CT测试,CT测试主菜单共有“励磁"、“负荷"、“直阻"、“变比极性"、“交流耐压"、“一次通流" 、“数据查询"、“PT"8种选项,可以使用旋转控制器进行选择和设置。如图2所示,当“类型"后面为带有灰色背景的 CT 时,表示当前为CT测试。旋转光标到“PT"并按下,则进入PT测试界面,如图3。
PT测试主菜单共有“励磁"、“负荷"、“直阻"、“变比极性"、“交流耐压"、“数据查询" 、“CT"7种选项,可以使用旋转控制器进行选择和设置。如图3所示,当“类型"后面为带有灰色背景的 PT 时表示当前为PT测试。旋转光标到“CT"并按下,则进入CT测试界面,如图2。
2019年10月,十九届四中全会第1次明确提出“数据可作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标志着数据信息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将在未来社会的生产生活、公共服务及公共管理等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建设“数字中国"、发展“数字经济"成为国家战略。
电力数字化转型是能源革命与数字革命的交汇点,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经,电力“新基建"是支撑电力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载体。电力“新基建"以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为基础,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能源电力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融合基础设施。
王晓明指出,依托电力“新基建"开展电力数字化转型,能够加速数字信息技术与能源电力产业的深度融合,引导能源电力行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发展。一是通过电力“新基建",融合发展覆盖发-输-配-用各环节的电力工业物联网,促进新能源消纳,助推“双碳"目标的实现。二是通过电力“新基建",建设智慧能源系统,将新兴数字技术应用于海量数据的融合、分析与管理,推动能源供需革命。三是通过电力“新基建",推动工业互联网与能源电力系统的融合,加速5G、物联网、大数据等创新技术的应用融合,推动数字技术在能源系统中的应用,助力能源技术革命。四是通过电力“新基建",打造跨行业国际平台,依照“平台+生态"思路,构建互惠共赢能源生态圈,推动能源体制改革和国内国际双循环。
上海来扬电气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